當下,電動化轉型已毋庸置疑地成為汽車產業(yè)踐行“雙碳”目標戰(zhàn)略,中國汽車技術、品牌、產品向上與升級的重要抓手和支撐。隨著“國補”的正式退出,市場驅動下的新能源汽車消費正不斷升級和進化。未來,汽車動力技術路線的選擇權在誰手里?究竟哪種技術路線會在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在市場驅動的背景下,市場和用戶的需求才是電動化轉型的正確路徑。
動力技術革命并非“華山一條路”
全球汽車產業(yè)的百年變革勢不可擋,由此而引發(fā)的動力技術革命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電動化已成為當下汽車企業(yè)轉型的主旋律,從跨國車企到中國品牌,都不約而同地加快了新能源、電動化的布局和轉型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種技術路線百花齊放的今天,究竟走怎樣一條新能源技術路線才是“正途”?日前,在“堅守·進化 市場驅動下的電動化轉型之路”論壇現場,來自業(yè)界專家、媒體、企業(yè)代表齊聚一堂,從產品戰(zhàn)略、市場需求、技術優(yōu)勢等維度對汽車動力多元化、高質量發(fā)展以及市場給驅動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選擇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事實告訴我們,在市場驅動為主的今天,汽車動力技術革命和新能源轉型技術路線的選擇并非“華山一條路”。如今,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式、油電混合動力到氫燃料電池等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并行、迭代和升級,正在滿足不同用戶的多重需求。
“世界汽車誕生140年,汽車作為一種商品,其技術的變革方向是隨著時代和消費者需求而變的,從來沒有因為廠商的推廣節(jié)奏而發(fā)生改變。走上前臺的品牌、走入千家萬戶的技術,本質上都是踩準了時代的需要,踩準了消費者的需求。今天討論所有的技術路線問題,不能離開消費者的需求來談。”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說。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成為社會發(fā)展、產業(yè)升級和節(jié)能減排的符號。其中,混合動力是汽車能源變革的重要實現方式,是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多種動力技術路線共存的代表之一,也是新能源時代下滿足用戶復雜使用需求的重要渠道。“作為汽車行業(yè)從業(yè)者,我們不僅要堅守,更要進化,需要在不斷地學習和提升,面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壓力,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和趨勢,并為行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動力。”他說。
“電主油輔”做一杯更好喝的咖啡
行業(yè)要實現減排降碳目標,企業(yè)要實現轉型升級,用戶的需求更要不斷滿足……在“既要、又要、還要”面前,車企的新能源轉型之路到底該如何選擇?
在眾車企面向全球電動化的新時代,東風本田以“強電智混”為特色走出了一條從用戶出發(fā)的新能源汽車路線。論壇現場,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經理鄭純楷表示,本田從1997年開始研發(fā)混合動力的技術,到目前為止大概是26年的時間有數代革新。今年東風本田推出“強電智混”的技術品牌,不僅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更是對市場的深刻洞察。在“強電智混”技術的賦能之下,東風本田的產品表現出了兩個特點——強電和智能,讓混動車型無限接近純電車型。
談及混合動力技術的優(yōu)勢,清華大學殼牌清潔交通能源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副主任帥石金認為,內燃機和電機混合可以優(yōu)勢互補,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混合動力使內燃機更高效,簡單。正是因為這樣的優(yōu)勢,市場對動力單元的認知也從開始簡單的“油耗”,延展至如今的更專業(yè)的“能效”。東風本田“強電智混”通過高熱效發(fā)動機與高功率電動機的結合,實現了高能和節(jié)能的完美融合,普遍優(yōu)于市面上的其他混動技術。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特別研究員孫超以“電主油輔,做一杯更好喝的咖啡”為主題,詮釋了他對車企新能源轉型和技術路線選擇的觀點。“如今,面對汽車行業(yè)的能源變革,“多元化”成為了能源轉型的重要特質,而混合動力正是多元化技術發(fā)展的關鍵體現。事實上,沒有什么東西不是混合的,包括我們的技術路線也是混合的,在中國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都在蓬勃發(fā)展。”孫超說,“這就像沖調一杯咖啡,純黑咖啡就像是傳統(tǒng)燃油車,肯定是有人喜歡的,混合動力就像是黑咖啡加入牛奶后調配的拿鐵,牛奶和咖啡的比例是1:1還是1:2才好喝,就要看不同人的口味和需求了。就像混合動力技術,到底如何調配才可以讓這杯咖啡更好喝、更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實際上‘電主油輔’的混合動力形式,既實現了駕駛出行自由,不擔心油耗,同時也能減排降耗、可靠性也能保證,通過‘混合’這就是真正適合用戶需求的一杯更好喝的咖啡。”
順應市場需求 實現堅守與進化
未來,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前景如何?
根據羅蘭貝格預計,國內乘用車保有量將步入整體穩(wěn)健增長階段,其中燃油車保有量在2023至2024年間到達頂峰,2030年新能源保有量占比將超過39%。羅蘭貝格大中華區(qū)副合伙人莊景乾表示,從配套設施來看,在公共充電點位充足率相對較低的國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成為消費者解決充電焦慮的熱門選擇,混動車型也憑借其更長的續(xù)航里程、且相比同級別純電車型相對較低的售價,成為消費者轉向新能源的重要選擇。在這其中,以東風本田強電智混技術為代表的混動車型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
“從當前市場來看,造車新勢力的崛起,自主品牌的成長,讓汽車行業(yè)的競爭加劇、節(jié)奏也變得更快,這也倒逼著傳統(tǒng)合資品牌轉型升級,這更需要他們帶來新的玩法和新的思路,來營造穩(wěn)定平衡的市場環(huán)境。” 莊景乾說。
轉型除了有堅守的勇氣、進化的決心,更要有付之行動的效率。談及新能源轉型的效率,鄭純楷表示,東風本田正在通過一些數字化的方式去高效率地去服務客戶,這也成為了東風本田未來或者是長期的發(fā)展的基石,對于管理者來說永遠都是要考慮當期和長遠,長遠的投入一定不能少,對于混合動力車型來說,東風本田已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孕育培育。“面對汽車行業(yè)這場深刻的能源變革,東風本田強電智混已經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技術實踐,放到東風本田大企業(yè)的視角上來看,混動的技術積累與不斷深耕,已經讓東風本田在電動化實踐積累上游刃有余,更為傳統(tǒng)車企的能源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