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神秘的閃電瞬間摧毀所有芯片,汽車無法啟動,網絡癱瘓,通信中斷,地球倒退回原始社會,出現(xiàn)大面積災難……”這本是科幻小說《球狀閃電》中描述的場景,卻與現(xiàn)實中正在加劇的汽車芯片短缺危機十分相近。
“樓,6層,跳還是不跳?”8月17日,由于馬來西亞芯片工廠因疫情封控導致供應鏈受阻,博世中國執(zhí)行副總裁徐大全用戲謔的口吻發(fā)出了這條微信朋友圈消息,道盡了汽車人缺芯的無奈。盡管隨后馬來西亞小部分芯片工廠被允許開工,但短期內卻難以從根本上扭轉局面。
受芯片短缺影響,8月23日起,通用汽車、福特、Stellantis、沃爾沃、豐田、現(xiàn)代汽車……新一輪階段性停工減產的車企名單不斷拉長,從歐美日韓到中國企業(yè),幾乎已經注定2021年全球汽車業(yè)難以走出芯片供應困境。
疫情反彈加劇危機 東南亞成脆弱一環(huán)
正當人們以為汽車芯片短缺在三季度能有所緩解之際,變種新冠病毒“德爾塔”的肆虐,再次無情地擊碎了人們的希望,并引發(fā)全球汽車芯片供應的新一輪危機。
“8月后斷供!”8月17日,博世中國執(zhí)行副總裁徐大全在朋友圈訴苦之時,正值全球“半導體封測重鎮(zhèn)”馬來西亞疫情反彈持續(xù)封鎖之際。自今年6月1日起,馬來西亞因疫情形勢嚴峻全國封鎖,本來計劃6月末解除封鎖,但疫情一直持續(xù),感染人數(shù)上升,封控無法解除。由此帶來的,是馬來西亞多家芯片工廠生產被迫反復中斷或開工不足。
汽車芯片斷供壓力讓博世高管深感無奈。之后,雖然經過多方努力,為博世供貨的全球半導體巨頭——意法半導體公司馬來西亞工廠的一個部門被獲準開工,但按照當?shù)卣?,開工率不能超過20%。而此前,該工廠3000多名員工中已有上百人感染新冠,20多人因疫情辭世。根據(jù)當?shù)氐囊?guī)定,如果一家工廠有3名以上員工感染新冠,該工廠就必須完全關閉兩周,以防聚集性感染。而這,只不過是馬來西亞芯片工廠的一個縮影。瑞薩電子、英飛凌等芯片巨頭在當?shù)氐墓S都因疫情遭遇階段性停工、減產。
全球汽車芯片供應出現(xiàn)“空檔期”,芯片供應的不確定性,讓包括博世在內的多家車企、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皆備感焦慮。事實上,意法半導體馬來西亞工廠停工減產,已經直接造成博世的車身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智能集成制動系統(tǒng)(IPB)、整車控制器(VCU)、終端控制器(TCU)等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愈演愈烈。而源自馬來西亞芯片供應短缺帶來的沖擊,正在波及全球汽車行業(yè)。
目前,東南亞占據(jù)全球芯片封測市場份額的27%,其中50%的產能集中于馬來西亞,多家跨國芯片巨頭在馬來西亞設立了50余家芯片封測工廠,包括AMD、恩智浦、ASE、英飛凌、意法半導體、英特爾、博通、德州儀器等。有的芯片巨頭在這里設立了不止1家工廠,例如英飛凌在馬來西亞就有3家工廠,占據(jù)英飛凌全球芯片封測產能的30%,員工人數(shù)達8000人。今年6月,馬來西亞發(fā)布“封城令”,英飛凌在當?shù)氐墓S被迫關閉,雖然目前該工廠已經逐步恢復運營,但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代價高昂。
芯片封測雖是芯片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但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起逐漸在東南亞集聚并形成特色產業(yè)鏈。芯片巨頭之所以選擇東南亞,是因為當?shù)負碛械统杀镜膭趧恿?、便利的海運及廉價的土地資源等條件。即使在2020年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僅馬來西亞的芯片產值就高達267億美元。
為博世提供芯片的意法半導體,其全球30%的芯片封測產能在馬來西亞。按照供貨流程,即使意法半導體馬來西亞工廠重啟后立即為博世供貨,博世再制成產品發(fā)貨給車企,完成這一流程最快也要到9月中旬之后。
“屋漏偏逢連陰雨”,8月23日,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宣布自即日起封城3周,英特爾等芯片巨頭在當?shù)氐墓S受到影響。在疫情影響下,東南亞芯片企業(yè)基本處于“癱瘓”狀態(tài),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汽車產業(yè)的“芯片荒”。
全年或減產700萬輛 “優(yōu)等生”也扛不住了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已經持續(xù)1年多的汽車芯片供應短缺難題,已經讓全球車企“很受傷”,而此次由馬來西亞的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引發(fā)的新一輪危機,更是令全球汽車業(yè)雪上加霜。
8月19日,通用汽車公開表示,由于此次芯片短缺影響,該公司計劃自8月23日起,生產雪佛蘭Bolt電動汽車的工廠暫時停產。這是自去年芯片短缺發(fā)生以來,通用汽車首次暫停生產電動汽車。由于同樣的原因,該公司還將延長多家生產跨界車和轎車工廠的停工時間。在此之前,通用汽車在北美的3座皮卡工廠已經因芯片短缺處于階段性停產狀態(tài)。
福特汽車宣布,因馬來西亞芯片供應出現(xiàn)問題,福特美國堪薩斯工廠自8月23日起停產1周,停產的車型中,包括其利潤最高的F-150皮卡車型。同時,因車門控制模塊芯片無法如期交付,福特德國科隆工廠自8月23日起停產福特嘉年華等車型。此前,福特汽車宣布,計劃在美國公司中削減1000個崗位,并提供激勵措施,讓某些部門的員工自愿離職。福特方面表示,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將業(yè)務重點與汽車業(yè)務所需的關鍵技能相匹配。但當?shù)剌浾撜J為,福特汽車裁員是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不得不縮小公司的業(yè)務規(guī)模所致。
8月30日起,沃爾沃將暫停其瑞典哥德堡工廠的生產,等待芯片供應到位。這是該工廠繼8月11日因同樣原因停產1周后,再次停工待“芯”。根據(jù)Stellantis最新發(fā)布的公告,8月23日起,因馬來西亞芯片供應短缺的原因,Stellantis位于法國西部雷恩的工廠和位于法國東部索肖的工廠同時停產。
“我們預計三季度的汽車芯片供應將非常緊張,且不穩(wěn)定。”8月19日,大眾汽車方面公開表示,由于新一輪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大眾汽車可能進一步減產。8月20日起,大眾集團旗下品牌西雅特位于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工廠已暫停生產。8月23日起,大眾全球最大的工廠——德國沃爾夫斯堡工廠開始減產,該工廠擁有超6萬名員工。此前,大眾方面表示拒不接受芯片漲價,稱要與芯片主要供應商展開談判,必要時甚至考慮提出賠償所受損失的要求。
8月19日,豐田汽車宣布,受馬來西亞芯片短缺等零部件供應問題影響,將對8月下旬到9月的汽車生產計劃作出大幅調整:8月豐田北美地區(qū)的汽車產量將減少6萬輛至9萬輛;9月豐田全球產量將削減40%,至54萬輛。同時,日本國內所有15家工廠的28條汽車生產線中,有14家工廠的27條生產線從8月24日起臨時停工。豐田在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位于泰國,由于目前泰國疫情仍在蔓延,導致豐田的產量受到很大的沖擊。
日產汽車表示,因馬來西亞汽車芯片供應出現(xiàn)問題,已于8月16日關閉了美國田納西州工廠。目前,該工廠生產6款車型,包括日產旗下暢銷車型奇駿,員工人數(shù)超過6700人。
此外,現(xiàn)代汽車等企業(yè)也受到了此次汽車芯片短缺的影響?,F(xiàn)代汽車美國亞拉巴馬州整車組裝工廠因芯片短缺,宣布從8月17日起削減汽車產量。
豐田以及現(xiàn)代汽車此前儲備了大量芯片,今年上半年受到的影響較小,一直是應對芯片短缺的“優(yōu)等生”。但由于變異病毒德爾塔疫情的蔓延,芯片供應危機加劇,它們也沒有“余糧”了。
AFS專業(yè)調研機構的報告稱,截至8月15日,今年以來芯片短缺已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596萬輛,而這一數(shù)量仍在不斷攀升。對于全年而言,全球汽車市場減產將可能超過700萬輛,約占今年全球輕型車預計產量的7.8%~8.8%。
國內提車周期普遍延長 進口中高端芯片屢斷供
在汽車產業(yè)鏈、供應鏈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馬來西亞汽車芯片供應危機迅速向全球傳導,不僅是歐美日韓車企,國內汽車及零部件企業(yè)也無法獨善其身,持續(xù)的芯片短缺難題,已經從源頭波及汽車終端消費市場。
“現(xiàn)在已經等了2個多月了,之前訂購的一汽-大眾探岳還沒到貨……”近日,北京消費者蘇先生向《中國汽車報》記者反映,他曾多次詢問4S店,對方表示這段時間由于芯片供應不及時的原因,尤其是近來芯片供應更為趨緊,估計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小型車和進口車今年以來受影響不大,但一汽-大眾奧迪A4L、A6L、Q5L這3款主力車型現(xiàn)車很少,訂車可能要等2個月左右,無法準確保證時間,廠家反饋稱是芯片短缺問題所致,這也影響了店里的銷量目標。”北京豐臺區(qū)一家4S店的銷售經理梁曄對記者說。記者查詢乘聯(lián)會公布的7月銷量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奧迪A4L銷量僅為3562輛,同比下降71%;奧迪Q5L同比降低20.7%。
近日,網上一份“奧迪品牌CKD車型停產計劃通知”顯示,由于車輛主控芯片持續(xù)缺貨,奧迪A4L、奧迪A6L及奧迪Q5L車型將暫時停產,預計明年一季度恢復生產。對此,一汽-大眾奧迪人士辟謠稱,上述網傳“通知”為假,但近來產量受到芯片短缺影響明顯,幾乎已經是多數(shù)車企都遭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
“此次馬來西亞疫情導致的芯片供應短缺,預計將會影響整車供應,現(xiàn)在還無法準確預估。”長城汽車經銷商陸先生告訴記者,由于車身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等芯片短缺原因,長城汽車部分車型訂單等待周期已經有不同程度延長,有的車型提車周期或將長達數(shù)月。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國內80%的新車采用車身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而其中有70%由博世供應,其中芯片皆由意法半導體提供。徐大全表示,意法半導體以L+9369-TR芯片物料為核心的汽車零部件在中國汽車制造商的整體需求覆蓋率達到7.5%,它的短缺可能導致8月中國市場近90萬輛整車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受馬來西亞疫情引發(fā)的芯片供應危機影響,導致近來汽車芯片供應尤其緊張,企業(yè)采購負責人現(xiàn)場排隊,現(xiàn)金支付高價都拿不到……”國內某車企采購經理邱曦向《中國汽車報》記者所言,反映了嚴峻的現(xiàn)實。
“目前,使用進口中高端芯片的部分車載智能網聯(lián)系統(tǒng)的生產一直處于很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為車企需求旺盛,庫存產品迅速減少,能撐到哪天我心里也沒底……”浙江辰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工程師王珙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當前只有普通中低端國產芯片幾乎不受影響,但國產芯片一般都是使用在車載大屏幕、音響系統(tǒng)等普通車載產品上,有關算力、自動駕駛、5G車聯(lián)網、線控系統(tǒng)所用的進口中高端芯片近來時常斷供。
記者查詢供貨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小鵬P7采用了博世線控制動系統(tǒng)(iBooster)和車身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比亞迪漢車型上使用了博世智能集成制動系統(tǒng)(IPB),因此,很有可能在此次芯片短缺危機中受到影響。小鵬汽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何濤在徐大全朋友圈跟帖表示“欲哭無淚”;小鵬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何小鵬則對此寫道:“抽芯斷供供更苦,舉杯‘銷’愁愁更愁”。
國內多家汽車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反映的情況表明,自8月中旬以來,汽車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再次面臨車載芯片采購“難上加難”的窘境。盡管國內車企都沒有公布因缺芯減產的數(shù)據(jù),但來自市場調研機構AFS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8月22日的一周內,全球汽車累計減產達到約48.2萬輛,中國市場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汽車芯片供應短缺難題尚未解決,漲價潮又將來臨。近日,據(jù)汽車芯片經銷商透露,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產品將于10月起開始全線漲價10%~20%,2022年或將繼續(xù)上調價格。而另一家芯片代工巨頭聯(lián)電科技已經向客戶發(fā)出漲價通知,11月起平均漲價10%,部分芯片漲幅或超15%,而這已是聯(lián)電科技今年以來的第4次漲價。聯(lián)電科技表示,其100%產能利用率的情況將延續(xù)到年底,四季度不排除再度漲價的可能性,今年營收將逐季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汽車芯片經銷商反映,多家晶圓代工廠已經準備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之前,提高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報價,漲幅至少為10%~20%左右。
近日,中芯國際在今年二季度業(yè)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芯片廠商產能擴建、市場交貨等都比較緩慢,供不應求狀態(tài)至少將持續(xù)至2022年上半年,預計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芯片價格仍有可能繼續(xù)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