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国产一区|国产成人按摩在线|婷婷激情丁香十月|日本有一道在免费|亚洲免费不卡视频|熟妇一区二区三区|综合伊人中文字幕|亚洲色小说综合网|av高清不卡无码|成人免费视频观看

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實時資訊 » 行業(yè)資訊 芯片進入周期下半期,中國機會來了?

芯片進入周期下半期,中國機會來了?

  來源:中國汽車報 有357人瀏覽 日期:2023-05-11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半導體,曾幾何時,一個相對冷門的上游行業(yè),國內只有少數創(chuàng)業(yè)者愿意踏入,并要在國際大廠的夾縫中求生存。對他們來說,汽車芯片領域如入無人之境,國產廠商進入的更是少之又少。
 
前幾年,智能駕駛趨勢走進現實,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如火如荼,國內嘗試進入汽車芯片領域的初創(chuàng)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
 
機會來了!過去2年汽車行業(yè)出現大面積缺芯,給了國產芯片企業(yè)千載難逢的窗口機會,資本熱錢也在追逐這一細分領域。一時間,他們有了市場,也發(fā)展壯大起來。
 
汽車芯片領域,出現了像地平線、納芯微、芯馳、黑芝麻這樣一批發(fā)展還不錯的初創(chuàng)公司,他們關注的細分市場也許不一樣,但可以從他們的成長軌跡,看到國產芯片行業(yè)發(fā)展的縮影。
 
芯片行業(yè)有其自身的周期性,過去五年是國產芯片發(fā)展的上半場,或許下半場已經悄然而至。那么,接下來這一批國產芯片企業(yè)的任務是什么?下半場他們應該怎么拼?還要跨過幾個坎才能真正成就自己?
 
01
 
地平線:進入車載智能芯片競賽下半場
 
 
 
在剛剛過去的上海車展上,地平線除了在自家展臺發(fā)布新一代BPU智能計算架構BPU納什外,還官宣了進一步擴大的朋友圈。
 
地平線是國內率先且實現大規(guī)模前裝量產的芯片公司。在車載智能芯片領域,地平線已經在與英偉達、高通、Mobileye同臺競技。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兼CEO余凱對記者說:“地平線在智能駕駛芯片這個賽道并不比‘國際玩家’跑得慢,同臺競技中,我們更愿意用真正的技術實力參與競爭。”
 
在沙龍上,記者了解到,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出貨量突破了300萬片,與超過20家車企共計120多款車型達成量產定點合作,其中,征程5芯片出貨量已經突破10萬片,累計獲得9家車企、近20款車型的量產定點,合作對象包括理想、比亞迪、蔚來、埃安等,還有幾家未官宣的外資和合資車企,2023年起將有更多合作車型量產落地。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發(fā)布的《2022年度中國市場乘用車標配L2+NOA功能智駕域控制器芯片方案市場份額榜單》顯示,2022年地平線取得了49% 的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份額第一,而地平線和英偉達兩家企業(yè)就占了整個市場的95%的市場份額。
 
其實,地平線早幾年一直在悶聲發(fā)展。2015年7月,余凱從百度離職創(chuàng)辦地平線。創(chuàng)立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聲音,直到2019年8月,宣布推出中國首款車規(guī)級汽車智能芯片——征程2。
 
車規(guī)級是汽車行業(yè)質量控制的通行標準,由美國汽車電子委員會AEC制定。對于智能駕駛供應商而言,通過車規(guī)級認證,就代表從測試階段真正走進規(guī)?;逃秒A段,可以正式推向市場。但征程2最初推向市場時搭載情況并不好。
 
2020年左右,地平線真正迎來了轉機。當年6月搭載地平線征程2的長安UNI-T上市,這讓地平線在行業(yè)有了“作品”,開始陸續(xù)接到更多主機廠訂單。
 
以此為起點,地平線在此后的2~3年連續(xù)發(fā)布征程3以及國內首款百TOPS量產級芯片征程5,并在車型量產上獲得了指數級的提升,在智能駕駛領域占有了一席地位。
 
02
 
納芯微:擴大市場應用面,整合資源并走出國門
 
 
 
納芯微是一家模擬和混合信號類芯片公司,去年4月22日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
 
2013年5月17日成立,經過10年發(fā)展,目前納芯微有接近650名員工,2022年營收實現16.7億元。
 
納芯微總部在蘇州,國內多個城市都設有研發(fā)或銷售處。去年開始,納芯微嘗試拓展海外銷售渠道,目前在德國、日本、韓國都有銷售布局。這是納芯微嘗試走出去的第一步。
 
納芯微電子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CEO王升楊對記者說:“納芯微是國內最早一批進入數字隔離產品類的,目前在產品完備度、性能指標及市場表現,我們都是行業(yè)領導者。目前納芯微產品應用在汽車電子、泛能源及消費電子三個領域。光伏、風能、儲能、工控等泛能源領域是目前營收大頭,占70%左右。去年,納芯微在汽車電子領域發(fā)貨規(guī)模超過1億顆芯片,基本覆蓋國內所有新能源車型。汽車電子是納芯微高增長賽道,前年營收占比不到10%,去年占比約23%。”
 
圍繞汽車應用場景,納芯微重點布局在三電和熱管理等新能源領域和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整車域控、智慧照明等智能化領域。在采訪中,記者關注到一個指標,即單車價值量。王升楊對記者說:“在一輛高端新能源車上,我們現在已經量產的產品,可以實現超過400元的單車價值量。”
 
納芯微的成長壯大也是國產半導體行業(yè)的一個縮影。
 
其實,半導體行業(yè)有一個特點,贏者通吃。納芯微創(chuàng)業(yè)之初,選擇了非常細分的夾縫市場——傳感器信號調理芯片。2015年,納芯微已經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后,就面臨著發(fā)展問題。據悉,納芯微創(chuàng)始人都是工程師出身,拼成本和渠道顯然都不是他們擅長的事情。所以他們就沒有選擇消費電子領域,而是決定去干一些愚公移山的事,選擇了工業(yè)和汽車領域,規(guī)劃傳感器信號調理芯片產品。
 
運氣還不錯,2018年國產芯片窗口打開,很多頭部客戶積極引入國產芯片合作伙伴。之后,納芯微隔離產品在市場全面鋪開,取得不錯成績。但是問題又來了,當時納芯微占領市場份額有限,且成長空間可以想象。
 
2020年那會,納芯微發(fā)展還不錯,也擁有了不錯的團隊,他們想成為行業(yè)的佼佼者,所以決定突破到一個無人區(qū),就是汽車領域。
 
事情證明,好運氣永遠會青睞一些堅持長期價值的人。2021年左右,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的同時,汽車行業(yè)出現嚴重缺芯現象。此時,納芯微在汽車市場實現了非常快速的增長,迅速完成從工業(yè)市場到汽車市場的突破。
 
在過去幾年,國產半導體行業(yè)狂飆突進,很多像納芯微一樣的國產芯片企業(yè)都不同程度的實現了市場突破。
 
03
 
下半場 國產芯片企業(yè)怎么拼?
 
 
 
接下來任務是什么?上述車載智能芯片、IC芯片公司都有自己的“小目標”。
 
地平線提出了智能駕駛10年愿景,希望能夠應對本土智駕市場,更加關注用戶體驗,促進智能駕駛的關鍵指標接管里程(MPI)在5年內達到現在1000倍,讓智能駕駛像今天的自動擋一樣普及。
 
雖然地平線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但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首先,與國際大廠競技一決勝負。正如余凱所述:“智能駕駛芯片的競爭從一開始它就不是嘉定區(qū)聯賽,也不是海淀區(qū)的聯賽,而是世界杯的決賽。”其次,當前,處在高階智能駕駛普及前夜,真正規(guī)?;袌鲞€沒有到來。當前,地平線仍然在提升芯片算力能力,加速技術迭代。第三,構生態(tài)眾行遠。地平線積極構建智能駕駛生態(tài)圈。地平線正在與軟件商、硬件域控、IDH合作伙伴打造了一個全方位的智能駕駛的計算生態(tài),并且不斷擴大朋友圈。余凱說,“我們認為如果不能夠去建造基于我們自己的計算架構之上的軟件生態(tài),那么未來的創(chuàng)新主動權就不會掌握在我們的自主整車企業(yè)手里,包括智能電動車的創(chuàng)新主動權。”
 
面對未來發(fā)展,王升楊認為,在完成關鍵產品行業(yè)突破的基礎之上,納芯微能夠進一步的整合資源,真正做大做強,成為一家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芯片廠商。他說:“我們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夠參與全球化競爭,能夠真正的跟海外巨頭們去掰一掰手腕。”
 
納芯微同樣面臨著未來的諸多挑戰(zhàn),需要跨的坎也不少。
 
一是芯片行業(yè)進入周期下半場。缺芯緩解后,國產芯片企業(yè)如何守住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對納芯微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2023年整個市場狀況不是那么樂觀。納芯微現在是早做準備、多思考。王升楊說:“我一直非常喜歡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大醫(yī)治未病。”
 
盡管有一部分芯片品類還處在階段性的供應短缺中,但汽車芯片全面缺貨肯定是緩解了。對此,納芯微要不斷提升長期價值,并針對未來需求進行產品開發(fā)。
 
此外,納芯微積極與產業(yè)鏈上游緊密合作。王升楊說:“我們和國內主要晶圓廠都有非常緊密的戰(zhàn)略合作,共同就一些新工藝平臺聯合開發(fā)。我們還與國外一些晶圓廠保持非常好的合作關系。在封裝測試上,我們都有比較緊密的合作伙伴,無論是缺貨期間,還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都從這些合作伙伴那里得到非常好的支持。”
 
二是模擬半導體行業(yè)進入資源整合期。王升楊說:“中國現在有2000~3000家集成電路(IC)設計公司,這一定不是常態(tài)。有限的市場空間是養(yǎng)不活這么多公司。未來整個行業(yè)一定經歷整合,但現在這個時間點會有一些困難,主要是因為現在一級市場上還有太多資本阻礙了行業(yè)的優(yōu)勝劣汰,導致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沒有辦法按照正常的市場規(guī)律來完成資源整合。”
 
三是應對同質化競爭危機。對此,納芯微更多是去著眼未來,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yōu)勢。王升楊說:“一是從芯片生產制造到成品的產業(yè)鏈條做平臺化建設;二是積極與行業(yè)頭部客戶共同去定義未來應用需要的、有競爭力產品。”
 
穿越周期,方得始終。真正偉大的芯片企業(yè)一定要具備穿越周期的能力。對于國產半導體公司來說,過去5年黃金歲月可能只是周期上半場,現在開始也許進入周期的下半場,周期的下半場不是壞事,很多行業(yè)的資源整合、公司核心能力構建,其實全都是要在周期下半場完成。王升楊說:“我覺得一定是經歷了上半場、下半場,再經歷了類似這樣一個周期,再經歷這樣一個周期,在無數周期的穿越過程中,最后你會成就自己。”
微信圖片_20210128194215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注配件網購商城----專業(yè)的的配件網官方微信賬號:“配件網購商城----專業(yè)的的配件網”,每日獲得互聯網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