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中安網 cps.com.cn】
人工智能經歷了近幾年快速的發(fā)展,政府、商家、用戶都有不同維度的解讀。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源于大數據技術的成熟應用,然而數據安全問題一直是業(yè)界關注的重點。
現如今,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的現狀是什么樣的?
9月14日下午,在CSIEC2020第三屆中國安防產業(yè)賦能大會現場,360城市安全集團副總裁、360視覺科技總經理邱召強針對現階段現階段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數據安全現狀和發(fā)展做出了解讀。
演講起始,邱召強提到在2020年伴隨著一系列新基建政策落地,很多行業(yè)都開始擁抱新基建,擁抱數字化時代。
新基建本質其實就是數字化建設,代表性是也是以國家的數字城市和工業(yè)物聯網為主。
前者主要是提升國家的綜合治理能力,后者主要提供工業(yè)信息化的進步和改革,最終都走入了數字孿生的時代。
隨后邱召強提出,數字化時代可以總結出4個特點:
一切皆可編程
萬物均要互聯
數據驅動業(yè)務
軟件定義世界
現在我們身邊充斥著大量的智能終端,例如家里的可視化門鈴、門鎖、人臉識別、兒童手表等,都是可編程的智能終端。而根據編程規(guī)律,每1000行代碼就有4到6個漏洞,這4到6個漏洞恰好就是網絡安全的命門。
物聯網將整個網絡的邊界打消了,把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邊界打消了。
同時有了物聯網存在以后,網絡攻擊產業(yè)鏈也隨之變長,因為所有可編程系統(tǒng)都會有可能出現漏洞。
我們發(fā)現所有行業(yè)在擁抱大數據的時候,同時在講求數據的集中和共享,這在給整個安全行業(yè)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原先黑客需要攻擊各個節(jié)點,現在數據匯總后,只需要攻擊一個點。
因此,如果智能沒有以安全為基礎發(fā)展,將帶來巨大隱患。
據邱召強介紹,過去我們認為網絡安全是信息安全的輔助部分,現在我們要認識到數據安全是整個數字化的基礎。
戰(zhàn)術上,傳統(tǒng)設備的靜態(tài)安全防護已經很難滿足當前的安全防護標準:對于現今的黑客來說,一個新技術出現在三個小時之內比較難以攻克;但是如果三個月、三年時間下來,這個技術對黑客來講可以說是遍地漏洞,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信息。
因此,在產品上我們需要摒棄打補丁的安全升級方式,去構建有頂層設計的、整體協同的防御體系。
目前360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安全策略。首先是對硬件里的核心庫和可執(zhí)行文件進行安全加密。其次在可執(zhí)行文件執(zhí)行過程中,對代碼進行加密,防止反編譯過程造成數據泄露;
同時應用程序進行加密,考勤、訪客、應用程序都可加密;
最后是對所有通訊過程進行加密,終端連接云、連接邊緣盒子的通訊過程中全部加密。
邱召強同時還提到,安全不是單方面、單技術的能力,只有對抗、實戰(zhàn)才會有安全防范的能力。在提升安全體系構建能力的同時,360也推出了硬件設備,包括門禁、閘機、測溫、人臉識別產品,形成整體的解決方案。目前,360的技術與解決方案已經在多地實現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