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表示,隨著疫情影響減小,2021年以來正面評級行動數量超過負面評級行動。2020年3月底至4月初,負面評級行動數量飆升,如今負面評級行動數量已顯著下降,2021年以來,標普總計采取了242次負面評級行動,788次正面評級行動。分行業(yè)看,消費品行業(yè)獲正面評級行動次數最多,其次是銀行和能源業(yè)。
標普表示,2020年二季度,全球企業(yè)信用評級被下調數量占評級被調整總數(下調比例)的比例超過96%,各地區(qū)下調比例均超九成,2021年一季度,全球企業(yè)信用評級下調比例降至約45%,更多的企業(yè)獲得評級上調。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三大國際評級公司無主權評級調整。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國內債券主體評級下調3次,涉及主體3家。按萬得二級行業(yè)分類, 1家屬于房地產業(yè),1家屬于耐用消費品與服裝,1家屬于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國內債券主體評級上調1次,涉及的公司為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按萬得二級行業(yè)分類,屬于資本貨物。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國內債券違約2起,涉及的公司為宜華企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和隆鑫控股有限公司,2家均為民企。
一周經濟觀點
標普:隨著疫情影響減小,發(fā)行人信用狀況不斷改善。(2021.5.4)
標普表示,隨著疫情影響減小,2021年以來正面評級行動數量超過負面評級行動。2020年3月底至4月初,負面評級行動數量飆升,如今負面評級行動數量已顯著下降,2021年以來,標普總計采取了242次負面評級行動,788次正面評級行動。分行業(yè)看,消費品行業(yè)獲正面評級行動次數最多,其次是銀行和能源業(yè)。
圖1 2021年以來正面評級行動數量超過負面評級行動
注:數據期間為2020年2月3日至2021年5月7日。正面評級行動包括評級上調、展望正向調整和列入正面觀察;負面評級行動包括評級下調、展望負面調整和列入負面觀察。
來源:標普
圖2 疫情以來評級行動分部門趨勢
注:數據期間為2020年2月3日至2021年5月7日。NBFIs指非銀金融機構。
來源:標普
2020年二季度,全球企業(yè)信用評級被下調數量占評級被調整總數(下調比例)的比例超過96%,各地區(qū)下調比例均超九成,2021年一季度,全球企業(yè)信用評級下調比例降至約45%,更多的企業(yè)獲得評級上調。
表1 全球各地區(qū)企業(yè)信用評級行動趨勢
來源:標普
主權信用評級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三大國際評級公司無主權評級調整。
國內發(fā)行人信用評級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國內債券主體評級下調3次,涉及主體3家。按萬得二級行業(yè)分類, 1家屬于房地產業(yè),1家屬于耐用消費品與服裝,1家屬于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表2 國內企業(yè)發(fā)行人信用評級下調
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Wind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國內債券主體評級上調1次,涉及的公司為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按萬得二級行業(yè)分類,屬于資本貨物。
表3 國內企業(yè)發(fā)行人信用評級上調
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Wind
國內債券違約
過去一周(5月6日至12日),國內債券違約2起,涉及的公司為宜華企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和隆鑫控股有限公司,2家均為民企。
表4 國內債券違約
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Wind
第一財經研究院《評級機構觀點跟蹤》匯集每周評級機構最新評級動態(tài)及重點經濟研究報告精華。報告跟蹤重點為全球與中國經濟和金融分析、主權和行業(yè)信用展望及發(fā)行人信用評級變動。跟蹤范圍包括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及國內評級機構。
標普:中國近期的違約有利于債券市場發(fā)展
穆迪:六大主題影響2021年全球信用環(huán)境
標普:中國提出的“雙循環(huán)”和技術獨立有助于緩釋地緣政治風險
惠譽:2020年全球GDP預測從-4.6%上調至-4.4%
穆迪:2020年底全球投機級債券違約率將升至6.5%-18.3% 穆迪:疫情令中國民企承壓,或影響主權和銀行信用